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记忆与传承

记来到质检“大院”的三年

2019-11-19 07:08来源:邓雅婧阅读次数:2297

第一次来到这个承载着几十年历史的大院,是2014年中旬。那时的我,作为委托方员工,深深地被这个单位便捷准确高效的工作模式所吸引。从网上下载委托单填写,到寄送样品,再到拿到包含几十个项目的报告,仅短短一个星期。是怎样的团队,能交出这样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?

2015年初,我如愿以偿地以新的身份踏进了这个大院,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,加入了这个团队,在食品所理化室,成为了这个团队中的一颗螺丝钉。从这里,开始寻找答案。

这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。

2015年,我作为一个毕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,对于检测工作,知之甚少,尚不能独立完成,需要导师的指导。恰逢福州承办了青运会,所内食品检测工作繁重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我并没有因自身技术水平不足而遭受同事的歧视。相反,同事们从不吝啬将方法、积累的经验传授于我,让我得到更多的指导,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了自身水平。青运会期间,需要对“进村”的餐饮原材料进行检测,并在1-2天内出具检测报告,这对于团队的协作和效率是极高的考验。任务面前,食品所的每一份子都不分彼此,不是相互推诿,而是互帮互助,相互协作,以最高的效率,最严的质量把控,如期完成了每个检验任务。

这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团队。

2016年,我来到这个大院的第二个年头。此时的我,已经熟悉理化室日常检测方法,能独立完成大部分检测工作。这一年,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团队里每位成员对工作的热爱。近年来实验室的任务量持续增长,人手一直是紧缺的。为了按时完成各项检测任务,食品所从领导到员工,都无私地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:高宇副所长在工作中因用眼过度造成右眼眼底出血,却依旧坚守在岗位上,只为如期完成录入国抽数据库检验数据的审核工作;屠颖晶同志在生产的前一天,依旧坚守在实验岗位上,只为将项目交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降至最低;黄铭辉同志在集体活动中摔伤了腿,依旧拄着拐杖坚持上班,只为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的委托报告……这样的事迹比比皆是,这个团队的每一份子,总是在质检事业上无私地贡献自己哪怕是微薄的力量,以表达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、尊敬。

这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团队。

2017年,转眼三年。这三年,是食品所理化室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年。常规理化检测因为其操作的基础、繁琐,效率难提升,仪器运用方面很难达到色谱、光谱实验室的高度。但这三年,我却在这个团队里见证了理化室不一样的成长。小到分液枪、分液器、数显滴定器,大到自动消化炉、全自动滴定器、自动水分灰分仪,理化室不放弃每一次创新、改变的机会,不错过每一个既能提高自身效率,又能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的新方法。一个简易的数显滴定器,既解决了传统滴定管需要不断加液的问题,又能从数显上直接读取数据,并且在精确度方面不亚于传统滴定管,种种优势,极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。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实验室,它的创新不仅仅在于大仪器的使用,更注重于小仪器对细节,对效率的改变。

三年一晃而过。这个团队,始终坚持“公正、科学、效率、价值”的核心价值观,以管理一流、技术一流、作风一流、服务一流、绩效一流的综合检验机构为愿景,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,并在院、所、室领导的带领下,争创“1252”先进班组。我找到了当初想寻找的答案,并且,已经深深融入了这个团队。

标签:

行业相关链接